肺功能正常≠肺部健康

被忽视的年轻吸烟者:肺功能正常≠肺部健康

        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常被认为是 “老年病”,但最新研究显示,其病理进程可能在吸烟早期就已启动。英国BEACON队列研究针对30-45岁、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,首次证实:即使肺功能检查(如 FEV₁)正常,吸烟仍会导致肺部结构性损伤,且这些损伤是未来肺功能快速下降的预警信号

年轻吸烟者的肺部异常图谱

1.小气道功能障碍:最常见的早期病变

检测指标:疾病概率测量法(DPM)定义的 “气体陷闭”(DPM_AirTrap),反映功能性小气道疾病(fSAD)。
结果:吸烟者的DPM_AirTrap 为 7.4%(IQR 5.3-12.4%),显著高于从不吸烟者的4.7%(IQR 4.2-5.5%,P<0.001)。
意义:小气道(直径<2mm)是吸烟损伤的 “重灾区”,其狭窄或阻塞会导致气体排出困难,是 COPD 早期的核心病变。

2.气道壁增厚:气流受限的前奏

检测指标:Pi10(10mm 内周长气道的壁面积平方根),数值越大提示气道壁越厚。
结果:吸烟者 Pi10 为 3.85(IQR 3.81-3.88),显著高于从不吸烟者的 3.78(IQR 3.73-3.83,P<0.001)。
机制:吸烟引发气道慢性炎症,导致黏膜水肿、平滑肌增生,长期可发展为不可逆狭窄。

3.肺实质异常:磨玻璃影与支气管血管增粗

磨玻璃影(GGO):吸烟者中占 1.30%(IQR 0.68-2.63%),显著高于从不吸烟者的 0.30%(IQR 0.22-0.46%,P<0.001),提示肺泡炎症或轻度纤维化。
支气管血管束增粗:吸烟者中占 13.8%(IQR 12.5-15.1%),高于从不吸烟者的 12.0%(IQR 11.2-12.9%,P<0.001),与气道周围炎症和血管重塑相关(27)。

4.肺血管异常:小血管比例升高

检测指标:小血管容积(SVV0.75,半径≤0.75mm)与总肺血管容积(TPVV)的比值。
结果:吸烟者比值为 0.32(IQR 0.29-0.35),高于从不吸烟者的 0.30(IQR 0.29-0.33,P<0.001)。
可能机制:炎症导致肺内小血管增生,或因缺氧引发血管收缩,间接增加小血管比例(30,32)。

5.肺气肿:早期虽轻微,但危害显著

检测指标:DPM 定义的肺气肿(DPM_Emph)。
结果:吸烟者中 DPM_Emph 为0.05%(IQR 0.01-0.20%),虽与从不吸烟者(0.03%)无统计学差异,但后续分析显示其与肺功能快速下降强相关。

2025日本流感大流行提前爆发

日本流感提前爆发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日本全国超过6000人感染,100多所学校被迫关闭。令人感到担忧的是,在9月份住院的287名患者中,有超过半数是14岁以下儿童。

        最新数据显示,9月29日至10月5日,日本流感病例数较前一周增长1.5倍。学校是重灾区,全国209所教育机构停课,远超去年同期的99所。感染人数连续7周上升,疫情加速蔓延,医疗机构压力增大,儿科门诊表现比较突出。日本流感高峰期通常是在11月下旬,今年10月初就开始流行,创下1999年以来第二早记录。专家称,日本往年虽有流感季提前情况,但从未像今年10月就达到大流行的规模。